黄泉之方舟
7个园区晋级“省队”|六盘水打造工业转型“强引擎”
8月29日,记者走进位于钟山经济开发区的六盘水爱而泰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,智能车间内,废旧塑料瓶正在实现“华丽变身”——经过自动破碎、清洗、拉丝,化作雪白的PET瓶片,再生成纤维、环保包装等产品,走向国内外市场。
“每一个瓶子,都在这里开启‘第二人生’。”公司销售副总经理程凇介绍,当前,正值六盘水猕猴桃上市季节,企业积极对接农业企业,开发专用包装,延伸产业链条。
六盘水爱而泰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。
爱而泰可的蓬勃发展,是钟山经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。开发区坚持循环经济路径,强化资源综合利用,引进冶炼废渣等工业固废利用项目,构建起“煤—焦化—钢—建材”循环产业链。短短八年,从无到有、由小变大,跃升为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。
1月13日,钟山经济开发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。而它,正是六盘水工业转型“强引擎”中的一员。此外,上半年,盘南经济开发区也跻身省级开发区行列。至此,六盘水7家开发区全部晋级“省队”。
钟山经济开发区
园区能级提升的背后,是六盘水持续推进开发区改革、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的努力。六盘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各开发区谋划产业配套基础设施项目83个,全面提升路网承载、安全生产和污染治理能力,为企业成长提供更优质平台。
晋级“省队”意味着什么?对园区而言,不仅是品牌提升,更有助于引进优质项目和企业,还能在土地、规划等方面享受政策支持,进一步激活管理机制、优化营商环境。
建设中的贵州盘南2660兆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
放眼全市,工业平台能级的突破,正为六盘水转型注入强劲动力。一批循环产业、热电联产、多式联运枢纽项目加快推进,区域产业链不断畅通、集聚效应日益凸显。
从一家企业的“绿色魔法”,到一个园区的循环实践,再到全市开发区的整体晋级。六盘水,正以园区建设为重要抓手,书写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篇章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桂榕
编辑 邓运
二审 刘定珲
三审 孙勤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