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7月27日上午,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门前人头攒动,“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40周年”主题展览活动在此隆重举行。在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制度确立40周年之际,各界代表齐聚这片镌刻着奋斗基因的热土,共同回顾国库事业的光辉历程,感悟三线精神在金融血脉中的时代传承。
本次活动由中国人民银行六盘水市分行主办,建行六盘水市分行、工行六盘水分行及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承办,六盘水市财政局、市税务局、市总工会及多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。活动现场,精心布置的展板图文并茂地呈现国库40年成就;金融机构设立咨询台,为群众答疑解惑;宣传小分队深入商户广场普及知识;趣味十足的“套圈圈”游戏吸引众多市民参与,在互动中学习国库、国债等金融常识。
中国人民银行六盘水市分行领导在开幕致辞中,将人们的思绪拉回40年前的历史节点。1985年7月27日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》颁布实施,赋予人民银行经理国库的神圣职责。深情回顾了六盘水国库事业起步于三线建设后的工业化加速期,国库工作者们以“为国守库、为民服务”的初心,在算盘、纸笔间保障了水钢、矿务局等重大项目的资金安全,延续着“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、团结协作、勇于创新”的三线之魂。
工行六盘水分行工作人员在宣讲中,生动描绘了国库服务的时代巨变。40年,国库服务深度融入凉都发展脉搏,滋养民生万家。减税降费“添动能”,退税“秒到账”为传承创新基因的凉都企业注入活水,助力“凉都制造”与特色农业轻装前行;应急保障“生命线”, 在自然灾害等危急时刻,国库系统化身“生命补给线”,将救灾资金争分夺秒拨付一线,赓续“一方有难、八方支援”的三线协作精神;便民服务“零距离”,电子化改革打通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数据穿越乌蒙群山,昔日“跑断腿”的税费缴纳,如今指尖轻触即可完成。
据介绍,六盘水国库已从传统的“基层逐级分成报解”模式,跃升为以“3T”系统为核心的全国集中统一处理电算化模式,业务处理迈入“秒”时代。业务量从每年近万笔激增至近千万笔,更创造了“低风险、零案件”的安全纪录。国库系统如同新时代的“钢铁运输线”,确保养老金、补贴等民生资金如当年“三线号令”般准时直达百姓手中。
站在新起点,展望未来,六盘水国库人将以40周年为新征程,持续弘扬三线精神,筑牢资金安全防线,拓展智慧服务维度,为六盘水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、打造幸福凉都注入更坚实的金融力量,守护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。
乌蒙新报记者 罗振源
编辑:周真明
一审:李佳凤
二审:赵明
三审:巫娜
举报